Z Talk 是真格分享认知的栏目。
我们在这里谈论最新的行业观察,先锋的创业动态,也在这里与真格老友相聚。我们相信持续的学习和进化,相信最深刻的认知来自土壤。
从多角度切入,真格基金对 2023 年全球新晋独角兽进行了研究、分析与复盘。在上一期推送中,我们分享了新晋的 26 家北美独角兽与 19 家美国 AI 独角兽的业务简介、商业模式等。
本期内容,我们整理了对 44 家中国新晋独角兽的独家观察,分行业呈现了其估值、成长周期、创始人背景等关键信息。获取完整版 PDF 报告,请前往真格基金后台回复关键词「中国独角兽」。
44 家中国新晋独角兽观察
在 44 家新晋独角兽中,有 4 成的创始人曾有过创业经历,另有 1/4 是操盘经验丰富的企业高管,凭借在各自领域的深厚积累,创始人和高管们能够有效发现行业机会,并迅速整合资源以推动创新。
但其中亦有两家公司创始人在创业之初并无企业管理经验,博士毕业便投身创业,分别是抗癌药物研发公司「艺妙神舟」及基于合成生物进行材料创新的「蓝晶微生物」。
此外高管创业者的公司已呈现估值高、成长周期短(从公司创立到成为独角兽的时长)的特点。对比 44 家公司平均的 5.7 年成长周期及 15 亿美元估值,高管创业者所成立的公司到成为独角兽平均时长低于 4 年,充分的管理经验和行业资源使得他们能够更有效地运作资本。


在行业分布方面,中国和北美新晋独角兽呈现出较大的行业差异。

数据来源:北美独角兽-PitchBook;
中国独角兽-PitchBook & IT 桔子
中国 2023 年新晋独角兽中,制造业占据了 32%,包含了半导体、光刻胶、航空航天、能源、光伏、新材料、低温制冷、冶金等多个细分行业。
中国市场大规模、多样化、持续升级的特点,为传统制造业产业升级提供了优质土壤。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升级也在整合全球资源、打造中国模式,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型支柱产业逐渐崛起。
另一显著行业差异在于 AI 领域。AI 在美国新晋独角兽中占据半壁江山(19 家),具体方向覆盖芯片、算力、应用、模型等各个领域,而中国 AI 新晋独角兽仅 9 家,且多为大模型。

AI 独角兽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 2023 年新晋独角兽中,三家 AI 相关公司——零一万物,百川 AI,智元机器人——均成立于 2023 年,仅经过一轮融资便跻身独角兽行业。
零一万物 – 估值 10 亿美元
成立于 2023 年 7 月的零一万物是一家 AI 2.0 公司,集中在大模型技术、人工智能算法、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致力于推动 AI 2.0 掀起技术、平台到应用多个层面的革命。不断推进 Yi 开源模型的研发,至今更新发布了 Yi-VL-6B/34B 多模态模型、Yi-6B/34B-Chat 微调模型等。
零一万物由李开复博士带队孵化。李开复毕业于卡耐基梅隆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被《时代》杂志评选为 2023 年度全球 25 位「AI 领袖」;在此之前,曾担任谷歌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在担任微软全球副总裁期间开创了微软亚洲研究院,并曾服务于苹果、SGI 等知名科技企业,2009 年创立了创新工场,担任董事长兼 CEO,之后于 2023 年筹建零一万物,这也是李开复从事十余年早期投资之后亲自下场 AI 创业,联创团队成员包含前阿里巴巴副总裁、前百度副总裁、前滴滴/百度首席算法负责人等。

图片来源:零一万物官网
百川智能 – 估值 12 亿美元
成立于 2023 年 4 月,旨在打造中国版的 OpenAI 基础大模型及颠覆性的上层应用,已经与阿里云、火山引擎、腾讯云、京东科技等达成合作伙伴关系,成立不到 100 天,便发布了 Baichuan-7B、Baichuan-13B 两款开源可免费商用的中文大模型,最新的 Baichuan3 大模型的基础能力全面跃升,在众多权威通用及医疗评测中的中文表现超越 GPT-4。
百川智能由前搜狗公司 CEO 王小川创立,王小川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拥有工学学士、工学硕士,以及 EMBA 学位,曾任搜狗公司 CEO,搜狐高级副总裁兼 CTO;百川智能核心团队主要由来自搜狗、百度、华为、微软、字节、腾讯等知名科技公司的 AI 顶尖人才组成。

图片来源:百川智能官网
智元机器人 – 估值 10 亿美元
成立于 2023 年 2 月,是一家致力于以 AI+ 机器人的融合创新,打造世界级领先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及应用生态的创新企业,愿景是创造具有高度智能和实用价值,可以在现实世界为人类提供劳动力服务的下一代量产型机器人产品,目前已经对外发布了第一代通用型具身机器人「远征 A1」。
创始团队包括「稚晖君」彭志辉在内的多位业内资深人士,背景综合互补,具有深厚的核心技术背景、产业管理经验和产业资源。创始人彭志辉,是科技圈知名 KOL,人称「稚晖君」,原华为天才少年,2018 年研究生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毕业后就职于 OPPO 研究院 AI 实验室担任算法工程师;2020 年,作为天才少年加入华为,2022 年底离开华为,于 2023 年创立智元机器人。

图片来源:智元机器人官网
制造业独角兽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 2023 新晋独角兽数量最多的制造行业中,行业内的细分更具特色,其中包含 4 家半导体与 2 家光刻胶生产企业;伴随着对于「低空经济」以及航空航天的重视和支持,3 家航空航天企业也加入了独角兽的行列。
极飞科技 – 估值 11 亿美元
成立于 2012 年,主营产品包括农业无人机、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农业物联网设备等在内的智能农业装备和智慧农业管理系统,产品与服务遍及全球 57 个国家和地区,2021 年 3 月 17 日,极飞科技完成 C 轮 15 亿元人民币融资,是迄今为止,中国农业科技领域最大的一笔商业融资。
创始人兼 CEO 彭斌,本科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曾在微软工作 2 年,自 2007 年开始研发机器人与无人机相关惯性导航系统,2013 年带领团队正式进军农业科技领域,至今作为主要发明人获授权专利 157 项,彭斌希望通过技术赋能农业,用技术创造价值。

图片来源:极飞科技官网
天兵科技 – 估值 14 亿美元
成立于 2015 年,天兵科技是我国商业航天领域领先开展新一代液体火箭发动机及中大型液体运载火箭研制的高新技术企业,立志让更快、更远、更经济的轨道运输,洲际运输和星际运输服务走进大众生活。
天兵科技核心团队均是业内资深专家,创始人兼火箭总师、董事长康永来是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某运载型号总师,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专家,中国航天基金奖得主。从事运载火箭技术研发与项目管理 17 年,共荣获国家及部级以上成果 20 余项,联合创始人罗毅,本硕均就读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早期曾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任职。

图片来源:天兵科技官网
联合飞机 – 估值 21 亿美元
联合飞机是专业从事无人机等装备研发、 生产和服务的企业集团,工信部授予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拥有无人机全产业链研发服务能力,倾力为政府、军方及合作伙伴提供无人机装备及整体解决方案。
田刚印是联合飞机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博士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正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2007 年第一次创业研发无人机的飞行控制器获得第一桶金,飞行控制器成功后,决定做无人直升机整机,2012 年,北京中航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联合飞机集团正式起航。

图片来源:联合飞机官网
清洁科技行业独角兽
在新晋独角兽占比第二高的清洁科技行业中,储能科技、光伏以及新能源动力解决方案成为新晋独角兽的活跃领域,以下是 4 家清洁科技领域代表性企业:
臻驱科技 – 估值 10 亿美元
成立于 2017 年,是一家致力于提供国产功率半导体及新能源汽车驱动解决方案的高科技公司,已获得国内外一线乘用车主机厂和 Tier-1 供应商 30 款车型量产及定点,除此以外臻驱科技也获得了沃尔沃汽车、舍弗勒集团的战略投资。
公司创始人沈捷博士,毕业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曾供职通用电气(GE)德国和中国中央研究院,担任技术营运总监及多个重大核心关键项目的技术负责人,拥有丰富的电力电子产业化经验。同时,他拥有 80 余项国内外发明专利的授权及申请,40 篇 SCI/EI 论文,4 次获评 IEEE 最佳论文。

图片来源:臻驱科技官网
一道新能 – 估值 12 亿美元
成立于 2018 年,专业从事高效太阳电池、光伏组件及系统应用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及电站投资、建设、运营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 N 型组件与轻质组件两大核心产品,生态光伏、城市光伏、海上光伏三大系列全场景光伏系统解决方案,并陆续进入多家大型国央企采购名录。
创始人刘勇是一位光伏行业老兵,2008 年至 2015 年间曾在晶澳科技任职,2016 年至 2018 年时曾担任中来股份副总经理,拥有丰富的半导体和光伏行业经验,随后在 51 岁时创业成立了一道新能。

图片来源:一道新能官网
大秦数能 – 估值 15 亿美元
成立于 2017 年,专注于工商业及家庭储能服务的提供,是国内最早研发和布局储能市场的企业之一,出货区域覆盖全球市场,包括欧洲、澳洲、美洲、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的 100 多个国家。
创始人、董事长、总经理兼 CEO 柳扬于 2007 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机械系本科,2017 年在西安成立大秦数能;创始团队还包括曾在电池行业的双登股份任职的柳华勤、许谦,他们作为创始人的加入促使大秦数能抓住了两轮车电池风口,与两轮车电池研发同期,大秦数能还押注了海外户用储能赛道,当年实现 1000 万元的出口额。

图片来源:大秦数能官网
纬景储能 – 估值 12 亿美元
成立于 2018 年,是一家以高科技驱动的液流电池研发和智能制造公司,专注于突破储能电池技术,推进能源转型变革,打造更智慧的电网和更美好的社区;目前在珠海和临沂建设了锌铁液流电池「超 G 工厂」,并在上海、北京、盐城设立了储能总部、办公室以及智造基地,2024 年「上海市杨浦区锌铁液流电池储能示范项目」获评国家能源局「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2025 年计划每年提供 180 亿度绿电,减少 1000 万吨碳排放。
此前,真格基金曾参与其 Pre-A 系列轮融资。
创始人葛群,硕士毕业于上海交大电子工程系。2006 年加入 Synopsys,2021 年任 Synopsys 中国董事长兼总裁,曾先后领导 Synopsys 中国区技术服务部门、IP 业务部门、武汉研发中心,全面负责中国区整体战略及定位,是一位典型的企业高管转型的创业者。

图片来源:纬景储能官网
金融科技 & 消费行业独角兽
在估值方面,与 AI、传统制造业、清洁能源等行业新晋独角兽相比,金融科技与消费行业的独角兽平均估值最高,分别达到了 28 亿美元与 22 亿美元,这也与其自身的行业特性、发展周期以及融资历程有潜在联系,以下是金融科技和消费行业独角兽的 3 家代表性企业。
滴灌通 – 估值 28 亿美元
成立于 2021 年,是一家运用金融科技连结全球资本与小微企业的交易所集团。募集便捷、实惠的长期资金,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以 ABS 的方式,将旗下投资全国小店铺的「每日收入分成合约」(DRC,Daily Revenue Contract)打包转售予香港主流金融机构,加速资金回笼,继而再投资于更多微小企业。

图片来源:滴灌通官网
茶百道 – 估值 27 亿美元
公司成立于 2017 年,主打天然食材搭配中式茶饮,2023 年 8 月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茶百道门店 2022 总零售额为 133.3 亿元,2020-2022 年年复合增长率达 139.7%,按零售额计,茶百道在中国新式茶饮店市场中排名第三。

图片来源:茶百道官网
零食很忙 – 估值 20 亿美元
成立于 2017 年,以开在社区的门店为主,专注线下的零食连锁品牌,仅仅 6 年多时间,门店数量已突破 4000+家,并以「平均每天新开 7 家门店」的速度飞快发展,2023 年 11 月,零食很忙宣布与赵一鸣零食合并。

图片来源:零食很忙官网
我们整理了 44 家中国新晋独角兽的业务简介、商业模式、创始团队、融资历程等关键信息。获取完整版 PDF 报告,请前往真格基金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中国独角兽」。
注:由于 PitchBook 对中国独角兽的收录统计不全,我们综合了 PitchBook 和 IT 桔子的数据,两榜单合并后共有 49 家上榜公司,但考虑到考虑到丽豪半导体、海辰储能以及路特斯(武汉)不属于 2023 年上榜周期;涂多多、中环领先半导体无其他公开披露信息证实其独角兽状态,所以将此五家公司排除,最后选用 44 家中国新晋独角兽进行分析。

文|Xinyu, Sihan
编辑|Bonnie
推荐阅读


原创文章,作者:ZhenFun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gent-universe.cn/2024/03/17840.html